张国宝: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之路
本文节!选、自《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人民出版社2018年9月第一版
、回顾我国钢铁工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发展,仅从粗钢产量指标就可以。看出其发展速度之快:1996年。粗钢年产量突破1亿吨,2003年突破2亿吨,以!后大约每两年增加1亿吨,2014年粗钢产量达到8.23亿吨。而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只有美国、苏联、日本粗钢产量曾达到年产、1亿吨以上,但也没有达到2亿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钢铁工业目前也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我曾经参与多个钢铁相关项目的决策、审、批工作,对我国钢铁工业有很深的感情。我认为,回顾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有很多重大问题值得,去认真思考。
大国。崛起,钢铁工业功不可没
虽然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和虚拟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朝阳产业,,而;钢铁等。传统产业似乎成了夕阳产业。但钢铁就像粮食一样,并不因为新!兴产业发展变得可有可无;相反,钢铁和粮食虽不是新兴产业,却是常青产业,任何时候都离不了,钢铁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我国钢铁工业为;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毋!庸置疑,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这有力推动了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显著增强了综合国力,支撑了世界大国的地位。必须看到,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钢铁工业功不、可没。钢铁工业对国防工业、石油工业、造船工业、建筑业、装备制造业等都起到了很大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如果没有钢铁工业的支撑,我国;造船工业不可能。在全球占到;那么大的比重。2003年,我给中央领导写报告,建议把中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2010年,我国船舶完工量达到6560万载重吨,占!世界造船市场完工量的43.6%,全球第一。而1975年。,我国造船工业和
韩国在全球的比重仅各占1%,日本占50%,欧洲占43。%。
;当然,从技术。含量上看,我国造船工业、目前与韩国仍有差距,但如果按照技术含量折合,成修正总吨计算,我国目前已超过了韩;国,这拉动了很多钢铁消费。如果我国没有如此强大的造船能力,航空,母舰、导弹驱逐舰就无从谈起。这些都与钢铁工业密不可分。
据了解,21;世纪的前15年内,我国生产了约70亿吨钢铁。没有这70亿吨钢铁,哪能建起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钢铁如同坚硬的骨骼。一般,强力支撑着我国的崛起。
毛主席的一个重要强国梦就是要建设强大的钢铁工业,那个。时期提出了“以钢为纲”、“钢铁元帅升帐”、“鞍钢宪法”等口号。1958年的“大跃进”主要内容也是为达到年,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在全国掀起大炼钢铁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未按经济规律办事,也造成很多损失。
毛主席为什么那么重视钢铁工业?因为钢铁是工业化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强国梦的基矗中国在近代史上受尽屈辱,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科学技术落后,没有现代工业。鸦片战争失败后,有识之士搞!洋务运动,张之洞创立汉阳铁厂,才建立起非常弱小的钢铁产业。抗日战争8年。期间,,日本本土年,均钢产量达到500多万吨,而中国年均只有约5000吨,日本钢铁产量是中国的1000倍左右,再加上其机械加工能力已经很、强,可以生产航母和零式战斗机,中国人民是拿血肉之躯与日本侵略者作战,因为我国的枪炮子弹等武器装备和物资条件根本无法与日本相比。所以当时毛主席要发展钢铁工业,是有道理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有15.8万吨钢;1958年我们的口号是107,0万吨钢,那时我还;在上中学,也参与了大炼钢铁!,去造小高炉,办耐火砖厂,在敲铁矿石时铁矿石砸在手上留下来的疤痕现在仍有。但1958年真的砸锅卖铁也、没达到1070万吨这个数,到了1959年才达到1100万吨,其中有些是小高炉炼出来的,属于不、合格产品。之后的20年,钢铁业发展缓慢,在建设宝钢前,全国钢产量不到3000万吨。通过改革开放,宝钢建设投产,我国钢铁工业的质和量才迅速提高。装、备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成长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钢铁工业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调整和进步。
20世纪50年代,时的鞍山钢铁公司
宝钢建!设,我国钢铁工业的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钢铁工业最大的事件就是宝钢的建设。可以说,宝钢的建成。投产不仅使我国钢铁工业,而且使工业的综合实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我;曾担任宝钢三期工程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宝钢一共建了22年,1978年开始建设,中间停了一段,,后来又恢复建设,总共分三期。,第三期投入最后决算是620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最大的工业投资项目。
我始终认为,宝钢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过程也非常不易。20世纪80年代,当宝钢建设暂停时,日本的设备供应公司要求中国赔偿,而中国企业认为日本公司要求赔偿不够友好,。所,以宝钢恢复建设时就“敲打”日本,把2050毫米热连轧机改订德国设备,大概,4亿美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订单。后来,日本派了一个庞大的代表团来北京商谈此事。由于我会日语,便给当时国家计委负责此项工作的赵、东宛副主任当翻译。日本方面。向我们道歉,请求给日本一个机会。我们把这个情况整理了一个报告报给中央,毕竟
日本新日铁曾帮助我、国建设宝钢。中央综合考虑后订购了;日本神户制钢的1,900毫米板坯连铸;机,而2050毫米热轧机和2030毫米冷轧机都是德国的设备。
2001年5月15日,张国宝在宝钢三期工程竣工验收大会上讲话
宝钢建设为我国钢,铁装备国产化提供了很好的依托工程。宝钢一期所有核心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只有约12,%的边角结构件是国产的;到二期时,,改为合作制造,国产化率大大提高;到第三期,设备国产化率达到80%。有了宝钢的经验,后来像包钢改造、攀钢改造、曹妃甸的建设!等,我国钢铁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钢铁工业整体水平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
装备升级;,我国钢铁工业迎头赶上
我国钢铁装备在不断进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钢铁工人的典型形象就是戴鸭舌帽、拿大铁钎、戴防护镜,在炼钢平炉前操作,;钢花四溅,,感觉非常光荣。事实上,那都是落后的平炉,工作条件非常艰苦。,能耗高、效率低、质量差。我!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期间还有大量平炉存在,原冶金部提出来应淘汰落后设备,我们积极推动,平炉、、300立方米以下高炉、30吨以下转炉等已逐步被淘汰,代之;以4000立方米甚至5000立方米高炉、板坯连铸连轧、精炼炉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设,备。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连小方坯连铸机都不能生;产,需要从国外引进设备和技术;矿山设备也极其落后,;最大只能生产4立方米挖掘机,电动轮车还不能生产。而现在,56立方米大电铲和320吨电动轮车都已被生产出来。在20世纪80年代列;入国务院重大装备办攻关的12大成套装备中,有一套半与。钢铁工业有关:一套是宝钢成套装备,包括2050毫米热连轧机、19;00毫米板坯连铸机、2030毫米冷轧机等;另一套是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我把它称为,“半套”是因为千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还可用于煤矿、有色金属矿,该设备攻关的;主要内容是1。6立方米、23立方,米电铲,108吨、154吨电动轮车。
自宝钢开始建设以来,。我国的冶金装备不断创新,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世界最强的冶金设备设计制造企业德国西马克德马克公司设计的轧机大部分也是分包给中国的一重。等企业生产。我们还尝试了一些先进工艺和设备。例如,太原尖山铁矿是中国第一个采用管道运输的,随后在云南;大红山也采用了。先进装备对提升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非常重要。正是有了先进装备,才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研发先进技术和产品。现在,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能源价格;、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的情况下也只有1994年的60%。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支撑下、来。
、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关乎企业生死存亡
关于我国钢铁工业的结构调整!,我经!历过几个大的钢铁企业重组和建设事、件,虽然过程曲折,却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中国钢、铁工业以前基本上都是依托大城市发展起来的,而且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随着城市功能不断拓展,钢铁厂成为城市的污染源之一,对!当地环境影响很大。例如首钢,之前的位置上风上水,早期北京的雾霾虽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广泛关注,但北京用水。已经颇。为紧张,首钢对北京环境有很、大影响。因此,国家希望进行调整,首次提出首钢搬迁问题。
,首钢是我国最早进入年产千万吨级钢的企业之一,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从技术上看,在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想把这样历史悠久的钢厂搬离北京,难度可想而知。此外,首钢还涉及约10万人的就业和北京市20!亿元的税收。因此,在很多方面
大,家。认识并不一致。。我建议搬迁,我提议首钢、总部和科研销售这些无,污染的部门可以继续留在北京,有些装备制造也可以不动,以减少搬迁的难度。主要搬走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这些污染较大的环节。但是,当时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认识不一致,还是搁置了。后来;因为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大家对环保、的认识发生转变,才统一了思想,下定决心进行首钢搬迁。我曾;担任首钢搬迁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当时照顾北京市和首钢的一些;要求,尽可能减少搬迁的阻力,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顺义建设冷轧厂保留一部分生产能力,可以安置部分
就业和保留一些税收。国家也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首。钢搬迁。首钢搬到曹妃甸以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尽量协商首钢和唐钢两家联合起来,就是现在的首钢京唐钢铁公。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审批首钢京唐钢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给国务院的请示件首页
宝钢重组广东钢铁工业比首钢搬迁还要复杂得多。宝钢集团早就有建立沿海钢铁基地的计划,!而广东省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省,外来钢材占了广东省钢材总需求!的80%,广东省领导和本地钢企韶钢、广钢希望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广钢在全国算不上大钢铁厂,但当时在广东省,尤其在广州市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当时、,钢铁工业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提高产业集中度已迫在眉睫,如果新建湛江基地就必须淘汰落后产能,进行等!量置换,即关,停广钢、珠钢,重组韶钢等。由宝钢重组广东全省钢铁工业,这让很多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但是,只有重组才能发展。经过很长时间的协商,最终宝钢同意出资进行重组。,地方政府负责人员安置问题。广钢、珠钢等热加工全部关停,转成钢贸企业。两个大;钢厂关停500万吨左右的!产能,再加上!其他小的钢铁产能,总计约1000万吨,完成了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建设需要压缩产能进行等量置换的目标。
在宝钢重组广;东钢铁工业的同时,武钢也希望在,广西沿海建设钢铁基地!,否则武钢处于中部,仅进口。铁矿石的运输费用;一项就难与沿海钢厂竞争,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提出要建设现代化钢铁基地的要求。宝钢的湛江基地和武钢的防城!港基地交织在一起,只批其中一个说不过去,在产能过剩担忧;的情况下,更难决策。于是,我们提出让武钢来重组广西钢铁,这,涉及地区布局的结构调整。过去,很多钢铁厂依铁矿石资源而建;现在,我国80%的铁矿石!要从国外进口,内陆与沿海钢厂相比运输成本要高很多,因此钢铁企业都希望在沿海寻找新的生产基地。于是我和武。钢领导商谈,建、议把湖北省的钢铁,产能淘汰一部分,!同时,将柳钢调整也考虑进去。从结构调整来讲,我认为可以通过建新基地,将小的落后产能淘汰,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
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淘汰落后产能,地区布局重新洗牌后,作为劳动密集型和产业带,动型的冶金行!业,大量从业人员需要安置。比如宝钢重组;上钢,宝钢当时只有两万人,要解决上;钢一厂到十厂约20万钢铁工人的就业,问题,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后来,还是坚决!地迈出了这一步。宝钢将原来的老厂重组,有的专门去做不锈钢,有的改去!生产板材,有的去生产!线材,如钢丝帘线、等,逐渐把老钢铁企业进行、彻底改造,这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重组总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杭钢重组。杭州本来就是一个旅游城市,杭钢位于杭州半山区,半山区虽然不是核心景区,、但把;钢铁厂放在这个地方已经显得不够和谐了。而且,杭钢和广钢类似,只有300立方米左右的高炉,虽然通过做房地产等产业总体经营效益较好,但和现代化钢铁厂的要求相比,已经落后。当时,我们希望杭钢把宁波钢铁,接过来,直接搬到宁波。后来,因为杭钢有,不同意见,其实是不愿离开杭州,,就拖下来。但是现在,还不得不走这条重组路,因为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开,2015年底杭钢必、须全部关停。
钢铁装备的进步和结构调整带动了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断进步。目前,我国大部分钢铁产品都实现了国产化,技术上、也逐渐达到国际水平。产品方面,像石油工业中的套管,能!源行业中天然气长输管道用X70、X80钢,超低冷LNG储罐钢板,LNG运输船、用钢板等已实现国产化。一些特殊用钢材品种,如汽车钢丝帘线,悬索桥钢丝绳,矿;井、电梯提升钢缆等,虽然国产,化了,但质量还不稳定;技术方面,像干熄焦、高炉煤气发电等都已广泛应用,焦炉煤气转化为天然气也逐步推广。有些还!要,摸索,像COREX(熔融还原法,由奥钢联开发的非焦炼铁技术),短流程炼钢技术;并未像预期那样得到应用。当然,我国在高端产品、环保等很多方面与国外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如能源行业的700℃超超临界锅炉用钢现在还。不能国产、化,仍在攻关;很多钢企吨钢能耗等指标与国外也有很大差距。今后,钢铁工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还要不断进行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满足新的需求。
讨论结构调整,不得不提特钢,特钢企业的崛起为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攀钢、太钢不锈、东北特钢、酒钢不锈等特钢企业的建;设我都亲历过。例!如,当时我国没有石油钢管厂,建设了天津无缝钢管厂,过程很艰难,其间因经营问题曾考虑过让宝钢兼并天津无缝钢管厂。天、津无缝钢管厂的第一套设备都是进口的,财务费用很高,陷入严重亏损,国家提;供了财政资金进行财务重组,使国内石油钢管的价格降了一半。虽然这些建设历经波折,也付出很大,代价,但通过这些特、钢的建设,改变了我国很多特钢需要高价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整体进步。
2001年8月1,5日,张国宝(右二)陪同吴邦国副总理视察天津无缝钢管厂
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首钢搬迁、广钢关停等,都碰到很多棘手的问题,经历了痛苦的过、程,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都是大国钢铁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但,是,这一步必须要走。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钢铁工业也进入低增长、低价格、低效益和!高压力的“三低一高”新常态。目前,钢铁企业靠低价竞争,现在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只相!当于1994年的60%。也就是说,20年过去了,物价、人工费上涨,钢材价格不仅没有上涨,还下降了,这都是靠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来消化的。企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难!以长期坚持。。加!之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环保不达标,就会有更多的企业关停。对于钢铁工业而言,;“十三五”发展规划最重要的就是。结构调整,这是关系到钢铁行业生存的重要问题。
钢铁工业、化解过剩,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钢铁产能到底是多;还是少、多大产能恰当的争论很多。有一组数据显示,;从美洲大陆被发现到现在,美国一共用了约100。亿吨钢,建造桥梁、铁路、大厦、机;场等;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到现在用了约60亿吨钢。中国从1949年到去年为止建设用钢是85亿。吨左右。中国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还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国的国土面积计算,我认为也应在10!0亿吨!钢左右。经济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应辩证看待产能问题。美国、苏联、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钢铁产量都超过1亿吨;现在高速发展阶段过了,基础设施已经完善,需求下降,钢铁产量都跌落到1亿吨以,下,也面临痛苦的调整。美国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五大湖周边被称为;“锈带”,也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现在中国钢铁产能也出现过剩,市场力量一定会作出调整,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人希望经!济发展一直是平稳的,不多也不少,这是计划经济的理想状态,但事实上做不到。事实上,经济都是波浪式发展的,我认为,这才真正符合经济规律。。例如,现,在很多钢铁企业不赚钱,甚至亏损,就不得、不关停;想生存必须努力创新求发展,如研发新产品、千方百计降成本、在环保上下功夫、努力“走出去”、转型发展等,探,索转型升级之路,这样,我国钢铁工业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钢铁产量回落是必然会发生的。
钢铁工业走向国。际,用好两个市场
在钢材出口方面,我是赞成钢坯出口应该加税的!,不鼓励高能耗的低级钢铁产品出口,、特别是低档的钢坯、铁合金出口。对于高附加值的制成品,像管材、板材,中国!在现在的发展阶段不可能不出口,这是全球市场需求所决定的、。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众多人,口需要就业,这是国情决定的。我国去年钢材出口接近1亿。吨,机械设备、发电设,备、冰箱、空调、汽车、轮船等“带出去”的钢材也有8000万吨左右,这两项加在一起接近两亿吨。日本出口比例比;我国多,日本没有能源和铁矿石,但出口钢材约40%,我国出口钢材11%左右。相对于钢铁生产大国,我国这一出口比例尚属适度。
出口是产品“走出去”,同时,还要考香港黄大仙黄大仙网站虑产能“走出去”。以前,;我们以国内市场为主,现在逐渐调整为“引,进来、走出去”并重的结构。近年、来,我国在国外投资,首先是澳大利亚恰那铁矿,;后来又投资秘鲁铁矿、巴西铁矿。我国去年进口,铁矿石9.3亿吨,铁矿石进口依存,度约为80%,“走出去”投资也是客观需要。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化解过剩产能有效途径“四个一批”中也提到“走出去”转移一批。“一带一路”建设为钢铁更高。水平“走出去”带来巨大机遇。“一带一路”全球不少国家都在积极参与,约涉及全球60;%的人口、60多个国家。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中,大家既是利益的共同体,也是命运的共同体,钢铁企业大有文章可做。例如,我国有些工业项目想转;移到哈萨克斯坦,其中有的项目与钢铁相关,哈萨克斯坦也。非常赞成。以前,酒钢就想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因为他们有铁矿,将来可以持续供!应。当时,由于一些原因没有谈成,现在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我们可以考虑友好合作。印尼也是热点投资国家,其。钢铁产业规模小,但需求潜能巨大。最近,印尼主动来找、我们寻求;合作,因为印尼有大量海沙磁铁矿,而;印尼本国的钢铁冶金相关企业并不多,所以希望与我们合作在当地建设钢铁相关项目。我认为,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我曾去外交部进行商谈,现。在正在逐步推进。
我认为,钢铁已经成为我国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因此有实力走向国际、融入全球,。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尝配置好、国内外两种资源,努力进行结构调整。;同时,要。注重创新驱动、,要在每一个细节中做文章,降本增效、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升级。